当前位置 : 首页 > 正文
赵勇一行参加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会暨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10月9日,副校长、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赵勇一行赴北京参加了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工程中心”)第一届理事会暨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工程中心理事会理事长夏庆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油首席科学家、国家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谢玉洪,中国海油科技与信息化部总经理单彤文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海油副总地质师兼研究总院院长、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委员会主任米立军向大会作国家工程中心建设成果及发展规划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4位院士、22家分中心的12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地震光电探测分中心主任高剑波、副主任霍志鹏,控制工程学院韩博、陈茂庆、韩冰,总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吕日清、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孙宁亮参加了会议。
大会回顾了国家工程中心十余年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家工程中心第一个三年评价期在海洋油气勘探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审议了国家工程中心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国家工程中心结构持续优化、研发队伍不断壮大、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自研装备产业化应用,带动海洋油气产业装备向国产化迈进;创新潜山、深水、岩性等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技术,支撑中国近海及中海油海外油气勘探获得大型油气发现,推动海上油气勘探持续增储上产;基础实验投入持续加大,技术成果移植推广成效显著,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建设成果突出,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总院等与会代表分别介绍了中国海油勘探重点领域的勘探形势及展望。与会院士、专家等共同对国家工程中心的工作重点、技术发展方向进行讨论。赵勇指出,海洋油气勘探条件比陆上复杂,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建议在重点、难点、热点领域,设立一些基础研究攻关课题,集中力量办大事,切切实实解决中海油生产单位的卡脖子问题,以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为先导,研发一套、储备一套、调研一套,该建议得到了与会院士和专家的肯定。
大会结束后,在中海油研究总院领导的陪同下,赵勇一行还赴天津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开展现场调研。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副总经理孙永涛(主持全面工作)、副总经理文权、油田生产研究院副院长李翔、业务发展部经理马增华对赵勇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地震光电探测分中心成员陈茂庆、韩博分别介绍了学校在海洋油气勘探领域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和光纤流体多参数分布式检测技术上的最新进展。孙永涛和事业部各院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不同场景的实际卡脖子问题。双方就光纤传感在海上油气开发生产领域的深度合作进行了技术交流和对接探讨,双方均表示将着眼于海洋油气生产实际需求出发,共同合作开发最新的完井光纤传感设备。赵勇一行还参观了中海油服完井实验与检测中心,并详细听取了讲解员对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完井实验和检测平台的建设以及自研重大设备和仪器等标志性成果的介绍。
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归口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部门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依托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运行。2021年底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优化整合,正式纳入新序列管理,成立第一届组织机构,下设22家分中心,由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14家单位共同建设,同时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建立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地震光电探测分中心。
2023年是国家工程中心和各分中心纳入新序列管理体系后第一个三年评价期的收官之年。站在重要发展节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地震光电探测分中心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强优势学科,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坚定实施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思路,强化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原始创新能力和持续技术积累,加速海洋油气勘探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打造高水平的产学研科技创新基地,支撑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上一条:第九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秦皇岛)在8波比分_8波足球比分_手机版官网: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