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正文

【秦皇岛日报】董劭伟:读书让人生多打开一扇窗

日期:2023-09-20                      来源:《秦皇岛日报》2023年9月20日B3                      作者:董劭伟                     编辑:孟庆鑫                      关注:[]

宋人欧阳修曾惬意于自己的生活曰“至哉天下乐,终日在几案”,他这首《读书》中的诗句应该会引起无数人的共鸣,虽然,在如今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能够静心读书在忙碌生活中是一种奢侈状态,但读书仍然是一个能够达成共识的优良生活方式之一,也是很多人的“桃花源”般的向往,无论如何,放下手机,打开纸质书吧。那么,读书究竟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呢?意义何在?回答自然见仁见智。即便同一个人,在生活的不同阶段,对于读书也会有不同的选择,或因业务需要,或为休闲娱乐,或留备查阅等等,不一而足,无论动机为何,总有四个字对应着,那就是开卷有益。

这里分享近一二年读过的部分书,每一本都很喜欢,有些书是进入慢,后又舍不得一下读完,总感觉找到一本喜欢的书很难,舍不得一下就享受完毕,故而又慢,却每每看到兴致浓时,竟也能一夜间看完相当部分内容。以上仅仅是个人的所思所想,恐怕并无代表性,以下几种书本身有其影响力,于千万读者之一的我也是裨益无限,故乐意邀红利嘱,分享出来。 

1.《道德经》,作者老子。古人的智慧,让我们觉得是一个高峰,似乎只能望洋兴叹,那么我们读它吧,可以全家一起读。

2.《论语》,作者应该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孔子的话必然微言大义,很多句子大家都耳熟能详,系统读下来,还是会比过去更全面了解了为什么传统社会选择了“独尊儒术”。

3.《习近平在正定》,中共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采访编写。除了总书记的早期从政经历有助于我们对伟大思想的溯源外,对于八十年代是少年的人来说这本书代入感很强。

4.《徐光耀日记》《聂荣臻回忆录》等,我曾做过一个比喻,日记类似《资治通鉴》之编年体,而回忆录如纪事本末体,都有其相应的信息与价值。

5.《千里江山图》,作者孙甘露。今年的茅奖作品之一,内容让我们感觉残酷的地方很多,但鲁迅先生说过了,“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6.《西京故事》,作者陈彦。另一个茅奖得主的作品,讲述了一个父亲、一个大学生姐姐、一个大学生弟弟等人物的故事,父亲很坚忍、姐姐很楷模,弟弟则很幸福,故事曲折跌宕,结局完美感人。

7.《喜剧》,作者还是陈彦。这本书是另一类人的人生,有喜有悲,可读性强,尤其陕西作家中颇有几位,都爱在现实题材里插入一个会思考的动物,贾平凹那本名作里不就有一头牛么,这本书有一只独特的小狗。

8.《雄关赋》,作者峻青。一本小薄册子的散文集,文笔很好。出版于1982年,毫无疑问,重温过去岁月的书。

9.《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作者祝总斌。据说老先生本姓董,还曾在东北大学求学过一段时间,这是我读这本书后十多年才知道的信息,回想当初曾反复研读该书,近期又重读一番,温故知新,颇多感慨。这本书可以作为制度史研究入门书,精读后,会了解历史,还可揣摩到考证等史学研究方法。

10.《历史著作史》,作者[美] J.W.汤普森。一部很不错的学术著作,从中还可管窥社科专业教育的独特模式.

上一条:【河北教育网】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生在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

下一条:【河北教育网】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关闭】